在廚房的各類火災隱患中,灶臺起火堪稱 “重災區”。無論是商用廚房的猛火灶臺,還是家庭廚房的燃氣灶,油鍋溢火、燃氣泄漏引發的火情都可能在短時間內失控。而灶臺滅火設備作為專門針對灶臺場景設計的安全裝置,能精準、快速地遏制初期火災,成為廚房安全防護體系的核心環節。
灶臺滅火設備根據應用場景和滅火原理,可分為以下幾類:
便攜式灶臺滅火器:這類設備體積小巧,適用于家庭廚房或小型餐飲攤位。常見的有干粉型和水基型,其中干粉型能快速撲滅油鍋火和燃氣火,水基型則具備降溫、抗復燃的特點,且滅火后易清理,不會對灶臺設備造成腐蝕。
固定式灶臺滅火系統:多用于酒店、食堂等商用廚房,由探測裝置、藥劑儲存罐、噴射管路和控制模塊組成。系統直接與灶臺、排煙罩聯動,能通過溫度感應或火焰探測自動啟動,3-5 秒內即可向灶臺區域噴射專用滅火藥劑(如 K 型干粉),同時切斷燃氣閥門,從源頭阻止火勢蔓延。
灶臺滅火毯:采用耐高溫纖維材質制成,通過覆蓋窒息原理滅火,特別適合應對初期油鍋起火。使用時無需復雜操作,只需迅速展開覆蓋灶臺,即可在 10 秒內撲滅明火,且不會對灶臺造成二次損傷。
以商用廚房的固定式灶臺滅火設備為例,其工作流程體現了 “精準響應、高效滅火” 的特點:
火情探測:安裝在灶臺上方的感溫探測器或紫外火焰探測器實時監測溫度變化,當油鍋溫度超過 300℃(或檢測到明火)時,立即向控制模塊發送信號。
系統啟動:控制模塊確認火情后,觸發聲光報警,同時啟動藥劑噴射裝置,高壓驅動下的滅火藥劑通過專用管路精準噴灑在灶臺和煙罩內。
聯動防控:滅火的同時,系統自動關閉燃氣總閥和灶臺電源,防止燃氣持續泄漏加劇火勢;若連接了消防系統,還會同步向消防控制室發送報警信號。
后期處理:火情撲滅后,設備進入復位狀態,等待專業人員檢查藥劑余量并補充,確保下次能正常使用。
灶臺滅火設備的安裝質量直接影響滅火效果,需遵循以下規范:
安裝位置:固定式系統的噴射口需正對灶臺火焰中心區域,間距保持 30-50 厘米;探測器應安裝在灶臺上方 1.5-2 米處,避免被油煙直接覆蓋影響靈敏度。
適配性要求:根據灶臺的數量(單眼、雙眼或多眼)和功率選擇對應規格的設備,例如雙眼灶臺需配備雙噴射口系統,確保滅火藥劑覆蓋無死角。
聯動裝置:必須與燃氣管道的緊急切斷閥、排煙風機等設備聯動,確保滅火時能同步切斷能源供應,防止火焰通過煙道擴散。
驗收標準:安裝完成后需進行模擬滅火測試,驗證藥劑噴射范圍、響應時間和聯動功能是否符合《廚房設備滅火裝置》(GB 26783-2011)標準。
選擇灶臺滅火設備時,需結合實際需求重點關注以下因素:
滅火效率:優先選擇滅火時間≤15 秒、抗復燃時間≥3 分鐘的產品,確保能快速控制初期火情。
安全性:商用設備需通過國家消防產品認證(CCCF 認證),家庭用設備需符合 GB 4351.1-2005 標準,避免使用三無產品。
維護成本:了解滅火藥劑的更換周期(通常 1-2 年)和費用,以及設備的日常保養需求,例如固定式系統需每季度清潔探測器和噴射口,防止油煙堵塞。
場景適配:家庭廚房可選擇便攜式滅火器 + 滅火毯的組合;商用猛火灶臺則必須配備固定式滅火系統,并確保與灶臺功率、數量匹配。
為確保灶臺滅火設備始終處于有效狀態,日常維護不可忽視:
定期檢查:每周查看便攜式滅火器的壓力值(指針需在綠色區域),每月清理固定式系統的探測窗口和噴射口油污;每半年進行一次模擬噴射測試,驗證設備功能。
及時更換:滅火毯出現破損、涂層脫落時需立即更換;滅火器藥劑過期(干粉有效期通常 5 年)后,需聯系廠家充裝,不可自行添加。
操作培訓:商用廚房需定期組織員工演練灶臺滅火設備的使用方法,確保緊急情況下能正確操作;家庭用戶應讓所有家庭成員熟悉滅火器和滅火毯的存放位置及使用步驟。
無論是煎炒烹炸的家庭廚房,還是高負荷運轉的商用灶臺,灶臺滅火設備都是不可替代的 “安全衛士”。選擇合適的設備、規范安裝維護,才能讓每一次烹飪都遠離火災風險,真正實現 “安全烹飪,安心生活”。
PREV: 關于廚房設備滅火裝置
<NEXT: 廚房滅火裝置:守護廚房安全的關鍵屏障
>